第70章
作者:
齐东野老 更新:2024-05-02 12:25 字数:1892
沈瑜看到于老师润壶结束,又换过纱布,蘸温水擦拭。盖款位置的污渍茶渍渐渐被清理掉,两个文字终于清晰了起来。
于老师拿起放大镜,仔细看过之后,点了点头。
他慢条斯理的说道:“四方传炉壶是清末创新品种,传炉壶以清末民初壶艺名家俞国良制作的壶为传世精品。这把壶,壶式方中有圆,圆中寓方,要求比例恰当、珠圆玉润,实属不易。大家看,从盖款和造型泥料来判断,都符合真品标准。
基本可以确认,这就是俞国良的传炉壶。”
第40章 翰林典故
陈丽丽小声说道:“沈瑜同学,你这是连捡了两个大漏。”
沈瑜说道:“我没什么藏品,这两把壶,可不敢在这么多老师面前称什么大漏。”
看到沈瑜又出了风头,常贝的觉得有些憋气。刚想说话,却看到自己爷爷的眼神瞥了过来,他吓得一哆嗦,到了嘴边的话头又压了下去。
刘壁云凑到两把壶近前,看了良久。他向于老师咨询:“于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说说,这位俞国良制壶的水平如何?我觉得,与近代几位大师相比,他的名头似乎没那么大。”
于老师说道:“俞国良是清末民初宜兴制壶高手,擅制‘传炉壶’,匀挺有力,仿佛天成。曾经获1915年‘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奖状,1936、1937年“物品展览会”特等奖状。
他和明朝,清朝还有近代的几位名家相比,名气似乎小了一些,但他的制壶手艺高超,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顾景舟先生曾经评价过这位制壶高手,俞国良,1939年卒,寿享65岁。传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雅致,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但总的表现,又逊于黄玉麟一筹。”
于老师一边说,一边开始细细的擦拭壶身。突然,他的手一顿,愣了片刻,然后把壶凑到眼前仔细观看。连续调整观察角度之后,他咦了一声。
众人发现了于老师的动作,纷纷看了过去。
杨老问道:“于老师,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于老师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反复仔细看了看之后,开口说道:“这还真是巧了。如果不是部分污渍没擦干净,还真是不容易发现,这传炉壶上居然刻有两个字。”
“哦,刻什么字?”所有人都被新的发现,吸引了注意力。
于老师拿着壶,展示给周围的几个人。“大伙看看,这是不是-钝斋-两个字?”
几个人凑过去看发现这靠近传炉壶底部的地方,居然浅浅的刻着两个字。如果这壶太干净,或者有污渍遮掩,那么这两个字都看不出来。因为于老师擦拭的过程中,茶渍和污渍没有完全擦干净,这才让这两个字显露了出来。
几个人看着啧啧称奇,纷纷猜测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人?
沈瑜也看到这两个字,暗自惊叹自己居然没发现,若不是知道这把传炉壶的详细资料,自己也看不出这两个字的含义,更不会联想到这两个字代表的人物。
杨老几个人猜了几种可能。
于老师把壶放下,看向沈瑜:“沈瑜同学,看看这两个字,你的猜测是什么?”
沈瑜略作沉思:“我想有可能是吴郁生的号。这位清朝遗老的号,就是这两个字。他在滨海住的时间很长。这两个字,也像他的落款。
我猜,有可能是他买的这把壶,或者是请俞国良为自己定制的壶。”
众人听了沈瑜的解释,有人点头,有人疑虑。
有鉴定师开始寻找吴郁生落款的资料。
杨老思索片刻,说道:“按照这把壶出现的地方,还有这两个字的落款。沈瑜说的这个可能非常大。这两个字像是吴郁生的字。”
这时,王问说道:“我那里有吴郁生的书法,咱们可以拿来比对一下吗?”回家去取是来不及了,只能从随身的手机相片里,找出了一些资料。
几个喜欢书法的专家,也找到了相应的资料。
几种资料相互比对之后,终于确认,传炉壶上的两个字,是吴郁生的落款。
杨老笑呵呵的说道:“文人喜欢饮茶,也就与紫砂壶结缘。不少知名的文人都曾请制壶名家,定制自己专属的壶具。既然可以肯定这上面的两个字是吴郁生的号。那这把壶,应该是吴郁生定制的壶。”
众人听明白了杨老的意思。
于老师说:“按照这个推测,这把壶,就是一件制壶高手与书法家合作的典范。”
鉴定师傅中,除了杨老和于老师、陈老师之外,其他几人并不擅长紫砂器皿鉴定。闻听此言,也再次拿起壶仔细端详。
待到他们放下壶,其他几位老板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众人看过之后均是赞叹不已。
刘壁云刘老板,看过之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像沈瑜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向于老师询问:“于老师,您看这壶在市场上,大概是什么价格?”
于老师和陈老师小声商议了几句,然后说道:“在市场上出现过的制壶名家和书画名家合作壶,往往价格比较高。不过吴郁生和俞国良两个人的名气没有那么大,咱们只能说个大概的参考价。
大概是80万~100万之间。”
众人神色复杂的相互看了几眼。
陈丽丽对沈瑜说:“恭喜啊,捡了个大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