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见驾
作者:荆洚晓      更新:2023-05-22 01:55      字数:2232
  所谓抄,是西夏军队最低层的单位,三个人为一抄。
  “质子军到底李兄能支使得动的,有几抄?”刘瑜再一次向着李清策逼问。
  为什么一定要逼问这个问题呢?
  因为这支部队在西夏来说,非常特别。
  御围内六班直是由各地党项贵族子弟组成的军队,之所以有质子军的别称,是当年李元昊命令各族送子弟入京,也就是相当于人质。然后把这些人质编练成了这支军队,所以一开始,这支部队被称为“质子军”。后来因为立了战功,成了皇帝的卫队,所以才改了名字叫御围内六班直的。
  一旦皇帝跟太后撕破脸,很可能整个国家就会四崩五裂,各个党项部落自行割据之类的事情,也应该有极大可能发生。可是,这不是大宋,如果有可能,在西夏发动一次宫廷兵变,哪怕是失败的兵变,最后让太后干掉小皇帝,直接跟党项贵族撕破脸,刘瑜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梁太后绝对不是什么善类,由她把控的西夏,对于大宋来说,绝对不是好邻居。
  而一个分裂的西夏,才是符合大宋的利益。
  所以刘瑜坚持这个问题:“如果李兄能控制这支部队的大部,那说明各地党项贵族,还是可以倚为所用的,也许事情未必不可以为之;但如果……”
  刘瑜说到这里,就端起茶杯,没有再往下说了。
  如果这支部队李清策都控制不了大部分,那还说什么?
  可在于李清策来讲,他就觉得刘瑜的问题太过份了,如同之前那个监军使的问题一样:“若是我能控制质子军大部,何至于还要苦苦哀求子瑾相助?正是因为前路茫然,无可借之力,方才要你刘白袍啊!”
  刘瑜差点没能拿住茶杯,这不是鬼扯么?他刘瑜还能撒豆成兵啊?也不知道李清策从哪里来的信心!不过李清策很明显不打算让刘瑜在这里跟他讨价还价:“不论如何,子瑾随我来,也让我尽几分地主之谊!”
  话到此处,刘瑜也的确不宜再拒绝,于是便带了姚武之和刘不悔,随着李清策而去。
  谁知道李清策带着他们三人,竟不是往承天寺外面走出去的,而是在往承天寺深处走入去,在一处幽静的小院子里,假山下有个洞穴,行入去便是一条暗道,李清策打发他自己的亲随走在前头,对刘瑜说道:“这是我们耗了一年半的时间,修出来的暗道。”
  说话之间,眉眼之间,颇有些得意的神色。
  刘瑜点了点头笑道:“确是颇为难得。”
  姚武之与刘不悔对望了一眼,跟在刘瑜和李清策身后的两人终于没有开口。
  这道理,别说刘瑜,姚武之和刘不悔在这片刻之间也想清楚了:修这暗道有什么用处?李秉常作为皇帝,弄到要备一条暗道,随时准备逃命,这皇帝当着也真没多大意思了。而且逃命的出处,也不是在军队营盘之中,而是在这和尚庙里,逃出来,又有什么用?
  至于他们两人终于没有开口,不过中想起之前那带着铁鹞子的两个和尚,也许,这些和尚手底下,还管着兵马?各国有着各国不同的军情,所以他们也不好妄加判断。
  不过对于刘瑜来说,他心里却是有数的。
  至少这承天寺里,也不见得就全是李清策的人,而这承天寺里的和尚,跟那两个带着铁鹞子出行的和尚,也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
  所以在见西夏皇帝之前,刘瑜便已对这位小皇帝的感观,去到了最低点。
  “御围内六班直不能听命,三千重骑,总在你手中吧?”走在这暗道里,刘瑜扯住李清策,低声这么问道。
  但后者除了一声长叹,和略有些尴尬的清咳声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回答。
  暗道并不太长,以刘瑜的揣摩,也许李清策和他的小皇帝,也没有能力去挖太长的暗道。
  而走出暗道之后,李清策便对刘瑜说道:“这在宫中,还请子瑾换一下衣服。”
  刘瑜看了一下身处的位置,大约是宫里奴仆所处的居所,类如浣衣局之类的地方。换件衣服刘瑜倒并不介意,只是这暗道却就让刘瑜大大失望,本来以为它至少是在皇帝所在的宫殿之类,一旦有事,皇帝至少可以通过暗道逃生,而暗道的出口,也应该有忠心于皇帝的兵马来作护卫。
  结果什么也没有,一切都是刘瑜想多了。
  “弄这暗道,有什么用?”刘瑜与姚武之都换了件宫中侍卫的常服,刘不悔则就换了宫女的服饰,然后随着李清策一路向内行去。面对刘瑜的诘问,李策清很有些面红耳赤,无从作答。
  但走在宫里路道上,刘瑜也不用他来作答了,很明显,这道暗道的作用,就是皇帝如果在宫中被攻击,还得逃到这宫里粗重杂役所在的地方,然后才能从这暗道,逃到承天寺去。
  刘瑜一边走,一边不住摇头,他觉得李清策也好,小皇帝也好,以他们这水平,其实老实听从梁太后的话,好好活着别折腾,才是道理。让西夏乱起来,当然是对大宋有好处,但以李清策这水准,以小皇帝这样的水平,他们又凭什么,能让西夏乱?乱不起来啊!
  所以刘瑜是打定了主意,见上一见,卖李清策的面子,然后就走。
  而且,他是一定不会搅和到西夏小皇帝和太后之间的宫斗。
  一定不会,因为在这中间,无论是刘瑜还是大宋,都是无利可图的,那他刘某人吃撑了来管这事?正如他对李清策所说的一样,他们的私谊,到了这个层面,就不够了用,这不是私谊能解决的事。
  但有些事,往往是会超出人们的预计的。
  比如说西夏的小皇帝,当刘瑜第一眼看到他,耐着性子对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孩抬起手:“外臣见过……”
  还没行礼,小皇帝直接就奔了过来,一把就抱住刘瑜,惊喜地说道:“刘白袍!你就是刘白袍!李爱卿,这就是平日里,你们说的刘白袍吧?”
  当看着李清策点头,小皇帝松开手,眼里尽是崇拜的神色,冲着刘瑜一揖到地:“见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