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章 航发新品:“虎啸”与“龙吟”
作者:安溪柚      更新:2023-05-16 03:41      字数:2270
  于是在其他军兵种依旧坚守着传统的产业格局,将相关装备放到约定俗成的生产厂进行生产时,空军率先打破了这个局面,将中国腾飞这条大鲶鱼引了进来。
  此举自然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在相关企业那里等于是动了蛋糕,而不少老领导眼里完全是离经叛道。
  建国时期就定下的产业体系,这么多年运行的好好的,在困难时期还为国家做了那么大的贡献,坚持下去才对,怎么要改?
  如果相关厂哪里做得不对,可以让他们自己找原因,该引进技术的引进技术,该搞创新的搞创新,没必要全盘否定,一棒子打死!
  因此这位推动装备采购方式变革的空军领导面临极大的压力,而这也导致了空军在其他方面进度上的拖延,比如说更多特种机型的采购,才比如说先进综合作战指挥系统及数据链设备的普及。
  好在这位空军领导够强势,直言相关生产厂的产能满足不了部队的需求,既然如此,凭什么放着其他生产厂好好的生产线不用凭什么?
  既然不让用,那也行,老子拿着外汇采购国外的机型总行了吧?
  要知道空军领导可不是耍嘴皮子,前脚这话刚说出口,后脚就跟俄国签订了苏—30mkk改进型引进的协议,并对俄国所研制的号称最强苏—27的苏—35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意图日后继续引进。
  这下所有生产厂都不说话了,空军为了普及三代机,快速生成战斗力真的是在拿命在拼,宁肯对外采购也跟相关生产厂妥协一分。
  如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做法,着实是把一众生产厂给吓到了。
  要知道空军的采购只要是放在国内,无论怎么样大家伙儿都有的吃,区别在于是吃肉还是喝汤,可要是转到国外,那就是连个渣滓都没有。
  孰优孰劣可谓是一目了然,因此相关生产厂和一大批老领导只能妥协,不妥协不行呀,空军一句在2015年之前在东南沿海难以形成空中优势,直接就让总部和上层只能全力支持空军。
  正式在这位空军领导的强力推动下,中国腾飞苦熬了二十多年,终于是媳妇熬成了婆,可以承接具体的战斗机型号的全套生产任务,而不是如以前的那样,只能打打下手,敲敲边鼓。
  当然了,即便如此,中国腾飞也不用扩大生产厂的规模,毕竟fc—23舰载机的量产还需要些时日,加上中国腾飞的柔性夹具的普及率达到70%以上,星洲厂的两条生产线稍微调整下就可以满足十号工程的生产任务。
  之所以如此大兴土木,主要是为了不久的将来承接二十号工程的量产任务。
  要知道此时的二十号工程已经进入了工程样机的试制阶段,为此近几年中国腾飞在相关配套产业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提供推力更大的wd—76f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达到12.85吨,即便是不加力推力也能做到7.7吨。
  这个数值与中国腾飞研发的其他wd—70系列航空发动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之所以能够单列为一个型号,主要是采用延续加力推力时间的新技术,令wd—76f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由传统航空发动机的不到5分钟的持续时间,增加到了15分钟。
  当然了,这个程度相较于中国腾飞应用在“真龙”系列验证机上的wd—68系列中等推力航空发动机上加力推力可以持续20分钟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问题是应用在“真龙”系列验证机上的那款航空发动机属于特制机型,相关材料和技术都是研制单位利用实验室做出来的,因此并不具备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能力。
  而wd—76f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项连持续性加力推力的技术则是完全可以工业化的量产型号。
  一个私人定制款,一个批量生产款,两者的意义奢侈品上或许前者更具有优势,但在军用品当中当然是后者的意义更大。
  而这还仅仅是wd—76f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相关改进的一个方面,其他的诸如节油系统,涡轮盘整体成型,新一代的超级涡轮叶片材料,双轴驱动的力学分配。
  可以说除了推力没有做出太大的变化外,整个wd—76f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从里到外都是一款全新的航空发动机。
  至于性能已经完全碾压俄国的al—31航空发动机。
  正因为如此,改型航空发动机尚未定型,就被老总师定位二十号工程的御用航空发动机,而在前不久进行的二十号工程静态测试结果也显示,wd—76f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在加力的状态下,完全满足二十号工程超音速巡航的需求。
  不仅如此,得益于二十号工程出色的气动设计,经过计算机仿真模拟显示,即便是在超音速状态下,二十号工程依旧具备十分优异的机动能力。
  而在静态测试中,wd—76f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呼啸声犹如虎啸龙吟,十分的震人心魄,也正因为如此,知名的diy命名大师,中国腾飞一切不正经名称的万恶之源,号称太阳系最懂航空航天的存在,庄建业同志安奈不住再次出手,为wd—76f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定下来其出道以来最具涵养的名号:“虎啸”!
  当然了,wd—76f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虎啸”,虽然在诸多技术上取得突破,但关键的推力和矢量喷管技术并没有得到应用。
  这也导致了该型发动机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无法为此二十号工程持续性的超音速巡航,以及更加充分的空中机动动作,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到不是说中国腾飞缺乏这样的技术,实际上早在一年前中国腾飞就已经在自家的“真龙”验证机上试验了待矢量喷管的wd—68w和使用更大推力的wd—68t两款航空发动机验证机,只不过这两项技术尚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距离工业化量产还有一段路要走。
  不仅如此,相关的匹配问题,控制问题以及与二十号工程结合的问题都是摆在中国腾飞前面的拦路石,且毫无借鉴可言,只能自己慢慢摸索,也正因为如此,在时间上稍微延迟了,不过这款最大推力达到14.6吨,代号为“龙吟”的航空发动机已经上马立项,距离揭开面纱的时间依然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