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五章禅精竭虑
作者:夜余      更新:2023-05-04 06:05      字数:4264
  十月六日上午九点整,谢昌云与斯大林出席了中苏会谈签字仪式,和外交部特派专员蒋经国一起,与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分别签署了五大项协议和三个备忘录。
  十点整,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庄重的授勋仪式,授予了谢昌云一枚胜利勋章。
  胜利勋章是苏联的最高级军事勋章,授予对象为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苏联和外国国家元首或统帅级的人物,地位堪比中国的国光勋章,但其本身制作成本却要远高于国光勋章,上面的克里姆林宫图案由黄金镏成,背景蓝天为蓝宝石,红地为红宝石,白边和光芒用镶有钻石的白金条拼接而成,据说可达一百万美元。
  在谢昌云之前,只有十二名苏联元帅和大将、五名外国国家元首和军事统帅获得过胜利勋章,其中包括了美国的艾森豪维尔和英国的蒙哥马利。
  谢昌云有幸成为了第十八名胜利勋章的获得者,他觉得这个数字倒是很吉利,而且等于刚捐给斯大林格勒的一百万美元马上就收回来了。
  授勋仪式结束后,谢昌云在多名苏联元帅的陪同下来到了苏联的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进行参观,并在学院大礼堂发表了题为《未来军事展望》的一个小时的演讲。
  尽管谢昌云有很大的保留,但他在演讲中阐述的大量前瞻性的军事思想,还是让苏联人听得叹为观止、如获至宝,恨不得让谢昌云连讲三天
  联想到谢昌云精彩绝伦的指挥艺术、武器装备和运用上的不断创造、各方面情报证实的其麾下多个集团军的超强打击能力,谢昌云竟给苏联元帅和高级将领留下了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
  除非是被置于死地,否则没人愿意选择谢昌云为对手!
  下午,谢昌云又参观了莫斯科卫戍部队的一个坦克师和一个歼击机师,在苏军的t-34坦克上,谢昌云发现了广东生产的陶瓷装甲板。
  科涅夫注意到了谢昌云的目光,于是就向他介绍到,正是安装了这种来自中国的外挂装甲板,才使得t-34能够安全低进至一千米之内打击火力强大的德军虎式和豹式坦克。
  “尽管这种装甲板迟来了一些,但我还是要代表苏联坦克手对谢将军的援助表示真诚的感谢!”科涅夫说罢,举手向谢昌云行了一个军礼。
  谢昌云并不在乎给了苏联的这个“盾牌”,现在广东已经研制出了足以轻松击穿陶瓷装甲的贫铀弹,并开始装备部队,而性能更佳的贫铀合金复合装甲板也正在最后的试验鉴定中。一旦中苏爆发全面战争,只要夺取了制空权,有多少苏联坦克也不够他吃的。
  贫铀技术现在连美国人也不知道,谢昌云不会把所有招数都展示于人,对美国他也要防着一手。
  当然到了一的时候,谢昌云还是会用这个技术向美国换取巨大回报的,不过那个时候他肯定会有更领先一步的技术在手了。
  晚上,谢昌云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举行了告别宴会,斯大林率众多苏联领导人出席,用这种公开的形式表现了谢昌云此次访苏,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晚宴是七点整开始的,斯大林来了四十分钟便提前退席了,但作为东道主的谢昌云却陪着能吃能喝的苏联官员们一直到了九点才结束宴会。
  送走了客人,又与傅秉常和使馆主要官员交谈了一阵,等谢昌云回到树林别墅,已经是将近晚上十点半钟了。
  这一天谢昌云真是够紧张忙碌的,不过这还没完,还有一场床笫之欢在等着他呢!
  明天上午谢昌云将启程回国,而何雅君则还要留在苏联继续进行商务洽谈,按几年来的惯例,俩人分手的前一个晚上必定会尽情的疯狂一次。
  虽然这几天俩人每晚都至少做爱两次,有时中午也不漏过,但面临分别,感觉却与平时又有不同了。
  所以还没等蓄势待发的何雅君下手,谢昌云就扑到了床上,抱住何雅君痛吻了起来,空出的一只手也同时在何雅君略带丰腴的身体上来回抚摸着,最后停在了芳草覆盖的小丘处,三个指头带上了一点劲捏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何雅君捏得敞开了双腿,推开了谢昌云的头娇喊道:“昌云哥,人家受不了了,你快点进来嘛!”
  “不行,你翻过来!”谢昌云更喜欢小腹紧贴何雅君丰臀的感觉。
  何雅君熟练的翻过身跪在了床上,然后压低上身,把一对雪白的丰臀和中间正在微微张合隐见粉红细嫩的诱人处,毫无保留的呈现在了谢昌云的眼前。
  “昌云哥,你进来的时候要快一点,人家喜欢一下就被胀满!”何雅君扭过头又喊的这一声无疑是火上浇油。
  谢昌云也跪着往前挪了一下,一只手在何雅君的臀部抚摸了几秒钟,然后双臂揽住何雅君的臀部和小腹,昂起处的顶端在花径的入口微微往里挤了一下,感到已经被软肉咬住了,便腰部和手臂同时带力,一个突刺就全根没入。
  “啊……昌云哥,你真好!你等一会儿再动”。何雅君的身体僵直了一下,接着便扭动了起来。
  ……
  一场酣战,中间只有十几分钟的停歇,一直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平息了下来。
  十月九日下午十八点十分,谢昌云终于回到了广州,他这次对苏联出访整整历经了十二天。
  中国时间十九点,莫斯科时间十四点,中苏两国同时发表了中国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东北政务委员会主任谢昌云,与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斯大林会谈的联合公报。
  这个公报没有一一公布双方达成的协议的内容,但笼统的提到了“双方正在寻求比联合国决议更为稳妥的方式,来最终保证外蒙古人民自由的选择归属”、和“双方将致力于彻底消除远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熟悉谢昌云以及了解外交辞令的人,立刻知道了谢昌云在外蒙古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谢昌云还没吃完饭,慰问和祝贺电话就纷纷打了进来。
  由于第二天是“双十节”,谢昌华晚上可不住在军事学院,谢茂学心里一高兴,就打开了一瓶四特酒拉着小儿子喝了起来。
  与谢昌云偏爱黔酒和川酒不同,谢茂学的家乡情结要浓重很多,自己喝酒一般都是选择江西出的四特酒。
  二十一点十分,按温妮通知已在办公室等候的谢昌云接到了罗斯福打来的热线电话。
  从九月一日起,谢昌云与罗斯福的热线就从无线联络改为了有线电话联络,这样谢昌云与罗斯福就可以直接声音对话了。
  谢昌云知道罗斯福打来电话的意图,所以在互致问候之后,便主动向罗斯福通报了他与斯大林会谈的主要内容。
  听完了谢昌云的讲述后,罗斯福道:“孩子,我祝贺你在苏联取得的成功!”
  谢昌云道:“我相信总统先生的祝贺是真诚的,谢谢总统先生!”
  罗斯福和谢昌云都很清楚,由于意识形态和体制的根本不同,中国和苏联之间尽管会出现一定的缓和和合作,但最终绝不可能穿一条裤子。
  罗斯福顿了一下道:“我想现在我们该考虑中苏会谈所产生的影响了。”
  谢昌云道:“这会对美国有什么不利吗?”
  罗斯福道:“这要看怎么样看待中苏关系的改善了。如果在苏联大幅度减少在远东的兵力的同时,美国也从亚洲大规模撤军,你认为会怎么样呢?”
  谢昌云道:“这个结果苏联并不一定愿意看到,或许说是矛盾的。苏联一方面会担心美国把亚洲的军事力量转移到欧洲,但同时又希望能够趁虚而入扩大他们在亚洲的影响。”
  罗斯福道:“难道你会任由苏联人在东亚和东南亚扩张势力吗?”
  谢昌云道:“军事方面我们暂时还能够抑制住苏联的扩张,但对苏联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我们就不好很明显的阻拦了。不过东亚和东南亚的权力体系已经稳定,只要我们排除了苏联从军事上扶持反政府势力的因素,其他方面并不用过于担心。”
  前世有朝鲜半岛和越南这两个热点,让苏联得以进入了东亚和东南亚,并给中国带来了无穷的麻烦,今世这一状况不再存在了,让谢昌云心里轻快了许多。
  罗斯福见谢昌云并没有放松对苏联的警惕,在遏制苏联的战略上仍与美国保持了一致,于是会心的一笑道:“美国政府已决定今年底将在亚洲的总兵力削减至十一万五千人,重点部署在日本和菲律宾,预计可节省军费十六亿美元,因此我将说服国会同意向中国再提供一笔一亿五千万美元的无偿援助,希望这笔援助能够主要用于支持韩国和印度支那的经济发展。”
  罗斯福这个表态,等于是一方面承认了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半岛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是从经济上支持中国抵消苏联在这两个地区扩大影响力的努力。
  去苏联一趟产生的间接效应竟来得这么快,让谢昌云有些始料不及,但他还是马上表示道:“谢谢总统先生!我会让这笔援助发挥应有的作用。”
  罗斯福又道:“马歇尔将军已经正式提出了退役申请,我准备接受他的请求,并准备在下个月让他以总统特使的身份赴中国进行访问和考察,希望你能够同意他的访问。”
  谢昌云道:“马歇尔将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创造了不朽功绩,我非常欢迎马歇尔将军时隔十八年后重返中国,马歇尔将军正式退役之后,我会立刻向他发出邀请。”
  罗斯福笑道:“如果你主动发出邀请,马歇尔将军夫人就不会把剥夺了她丈夫休闲的时间的怨气都发泄在我一个人的头上了!”
  谢昌云道:“其实我更愿意在中国接待总统先生和夫人。”
  罗斯福道:“孩子,你是第三次说这句话了,我非常感谢你的诚意。如果中国的民主政府能够真正建立,我一定会前往中国。”
  与罗斯福通完电话之后,谢昌云就坐在办公室的靠椅上认真的思索起了罗斯福一系列表示中所包含的用意。
  首先,美国不希望中国与苏联完全处于缓和状态,这一点是肯定的。其次,美国不希望中美之间的关系有太大的变化,这也是毫无疑问的。这应该是美国的两个基本战略目标。
  美国大幅度裁减在亚洲的军事力量,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战略的收缩,是战后削减军队和军费的一个步骤,但实际上却是要把中国推到防止苏联向亚洲扩张的第一线,这与向中国提供无偿援助、派声望巨大的马歇尔来华,都是为了配合其两个基本战略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暗示。
  中国与苏联有地缘上的联系,有获得苏联资源和市场的巨大优势,绝不能跟随西方与苏联进入冷战,使自己能够获得的利益被丢弃。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肯定不愿看到这个局面,绝不会允许对苏联的封堵在中国这里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
  一个还没有完全强大起来的中国,想在钢丝绳上保持这个平衡还真是有很大的难度。
  这tmd比打仗要难多了!谢昌云不知自己禅精竭虑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尽管如此,这条路还是必须要走下去,战后是个最佳的时机,一错过这个时机,中国发展所要面对的困难和付出的代价就要大多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实现国家的民主宪政,整合起国内的各方面力量。而处理国际关系的最佳手段,莫过于尽快建立开放的资本和商品市场,使中国的经济真正与世界经济融合起来,利用那些巨型资本集团来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