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躲避舰炮的威力
作者:
宝哥 更新:2023-04-25 12:42 字数:2032
当美国人和英国人闹矛盾的时候,孔二愣子这边也没有闲着,整个滩头阵地被炸成了一片废区,一个树木都没有了,要知道原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绿色的,跟21世纪的南非不一样,这里的树木还是很多的,可惜现在变的就是黑压压的一片,全部都是黑色的,都是因为爆炸造成的,这块土地,估计几十年都没有办法让人居住。
孔二愣子带着一支小股部队穿梭在前线,原本孔二愣子可以坐在司令部听报告的,但是这个家伙自己是坐不住的,所以就到了前线,他要看到最新的战况,从轰炸的声音上来看,美英联军今天的轰炸应该是告一段落了,大炮虽然是机器,但是炮兵却需要休息的,已经忙活了一整天了,如果让他们继续炮击的话,恐怕这些炮兵也不愿意,美国军队当中也是讲究作息时间的,尤其是这些技术兵种,如果让他们继续的劳累下去,恐怕这些人就要罢工了,根本就没有一点前线意识,谁让你们天天讲究人权呢?在战场上士兵也给你们讲究人权。
“报告长官,前面不能够继续前进了,现在还有一些小型驱逐舰在维持炮击,这些人晚上也不会休息的,如果我们过去的话,恐怕就会有危险了。”在孔二愣子的前面,还有几个士兵是最危险的,他们就是为孔二愣子探路的,这会儿其中一个班长跑回来,阻止了孔二愣子继续前进,晚上的时候战列舰是休息的,但是这些驱逐舰是不休息的,他们要继续维持炮击的任务,按照艾森豪威尔将军的话,那就是不能给华夏人休息的时间,要让他们一直生活在跑生当中,这样可以给华夏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打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省很多事儿了。
孔二愣子也点了点头,停下了自己的脚步,他不想给下面的兄弟们添麻烦,如果孔二愣子执意的要冲过封锁线的话,那就会给下面的兄弟一些错觉,为什么长官可以过了封锁线,我们就不能够过去了,这条封锁线也是孔二愣子自己制定的,就是为了减少伤亡,不让自己下面的兄弟过去,孔二愣子拿过了望远镜,看着远处海上密密麻麻的战舰,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里竟然成为美英联军的主要战场,原本以为战场应该在苏伊士运河那里的,可苏伊士运河那边根本没有发现大量的军舰,这些军舰全部都跑到南非来了。
可以说这一次美英联军的选择非常正确,他们进攻也不是盲目的进攻的,他们也分析了一下所有的地区,只有南非和南美洲地区是孤立无援的,虽然南非和南美洲地区可以互相支援,在南美洲地区自顾不暇,怎么可能有能力来支援南非地区呢?反观华夏的其他战区,每一个战区都是实力雄厚,苏伊士运河地区有中东的帮助,中东和欧洲地区又可以通过中东铁路互相支援,所以如果要进攻这几个地方的话,他们付出的代价会更加的大,只有南非地区的代价相对要小一点。
“这些狗日的这一次真看得起我们,这一天至少要扔下上万吨的炸弹和炮弹,咱们原来修建的工事基本上都没什么用处了,以后要打仗的话,得靠真刀真枪的干了,要不然咱们真得把这个地方丢了呀,得到这里那么的不容易,对于咱们华夏来说,任何一块海外殖民地都是要命的,咱们跟英国人不一样,人家财大气粗的,随便丢几个殖民地也能够过日子。”孔二愣子一边用望远镜看前面,一边说道。
下面的人也都点了点头,南非殖民地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获得黄金了,这些黄金很好的维持了国内的经济稳定,美国和英国境内的经济都面临战时经济的压迫,尤其是英国的经济,基本上已经是破产了,原本还在破产的边缘呢,现在就是个破产经济,华夏的经济也被战争压迫的很厉害,但是因为南非地区能够提供大量的黄金,让国内那边可以迅速的稳定物价,虽然有个别的炒家在炒作,但最终他们不如政府手里的实力强硬,也只能是黯然退出了市场,最终华夏还算是稳定,跟英国人比起来,华夏就算是天堂了,至少老百姓都能够吃饱饭。
“长官说的对呀,看这个态势,他们明天就要进行登陆作战了吧,根据我们小型侦察机的情报,美国人好像是从本土又来了一批军队,这些军队并没有跟舰队在一块儿,是在舰队北方的,他们也害怕出现潜艇的攻击,所以他们都在潜艇的攻击范围之外。”作战参谋报告了一个消息,美国虽然没有发现潜艇,但是他们知道这个年代潜艇的航行半径,肯定就在这周围就有一个潜艇基地,他们把运输舰停在了潜艇半径的外面。
“这些狗日的美国佬,看来也学明白了,不该拿着他们的运输舰跟咱们对拼了,明天就得让兄弟们上战场了,等着美国人慢慢的登陆,不要在滩头阵地上和他们硬拼,还是原来那个说法,这里处于他们舰炮的攻击范围,对我们来说伤亡太大,就算咱们把所有的装甲团都给拉出来,最后也不是舰炮的对手,那玩意儿实在是太厉害了,当年我们攻击日本人的时候,一艘战列舰几乎能够干掉他们一个步兵联队,那可是满员2000人的步兵连队呀!”想到战列舰巨炮的威力,孔二愣子也是出了一脑门子的汗,只是现在双方扮演的对象改变了,咱们变成了在路上防守的,美国人,变成了在海上进攻的,而且美国人的战列舰比咱们当年数量还多呢,再加上英国人那些老破的战列舰,虽然战列舰比较旧,但是上面的舰炮还能够发挥威力的,完成对地攻击不成问题。